作者: 李若生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5-30 09:25
5月21日,在成武縣一間工作室里,68歲的省級非遺項目刻瓷代表性傳承人楚成文手持刻刀,在18寸白瓷盤上勾勒出伯樂相馬的飄逸衣袂。隨著錘擊與刻刀碰撞的清脆聲響,細若發絲的紋路在釉面漸次浮現——這已是他堅守刻瓷藝術的第49個年頭。
刻瓷技藝可追溯至秦漢“剝玉”工藝,經千年演變于清末形成獨立藝術門類。這項以刀代筆、錘鏨作畫的絕技,需在脆弱的瓷面上精準掌控十余種刀法與擊打力度,將工筆畫的細膩、水墨的寫意與金石篆刻的古樸熔于一爐?!懊恳坏抖际遣豢赡娴膭撟鳎Φ啦钪晾?,意境便失之千里?!背晌妮p撫著剛完成的牡丹瓷盤,花瓣處細若發絲的陰刻紋路在陽光下流轉生輝。
20世紀70年代,19歲的楚成文進入成武縣工藝美術廠,師從名家王同貴。彼時,刻瓷作品作為外貿珍品遠銷海外。但隨著市場變遷,傳統刻瓷產業漸漸陷入寒冬?!白钇D難時整個車間只剩鑿擊聲?!被貞浲簦晌哪抗庾谱疲骸暗炙囀腔畹模傄业叫鲁雎贰!?015年,楚成文與兒子楚森潤創立文潤文化產業公司,將工作室轉型為開放式傳習基地。獨創“以工代訓”模式:學員邊學技藝邊參與生產,合格作品按件計酬。這些年,楚成文培養的徒弟近300人?!爱斈晡覍W藝時,師傅就說‘瓷盤不碎就有工錢’,這種激勵現在依然管用?!背晌男ρ浴?/p>
刻瓷創作需經選瓷、繪畫、刻制、繪染、落款五大工序。核心的刻制環節,匠人要駕馭多種刀具:扁狀刀擊點成面,寬刃刀轉腕生線,圓頭刀破釉顯肌理?!翱讨浦械斗ǖ倪\用、錘力的大小都不易掌握,要慢慢把握節奏,不能大力,也不能求快。”楚成文介紹,刻瓷的刻刀為硬質合金刀,不同形狀的刀刻制的線條、層面都有差別。
為適應現代審美,楚成文在繪畫上色過程中,創新融入丙烯混合顏料,通過調控黏稠度實現水墨暈染效果而不流釉。如今,楚成文不僅在瓷盤、瓷瓶上創作,更將幾乎每一塊陶瓷器皿都化作展現創意的“畫布”,推出了辦公用品、茶具、伴手禮等創新性作品。
瞅著墻上掛的“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”牌匾,楚成文坦言:“老輩傳下來的技藝得守住,可咱也不能總吃老本兒啊,得讓老手藝跟上新時代!”
文/圖 記者 李若生